首页

搜索 繁体
请收藏本站网址:vxdushu.com

第241页(1 / 2)

元里知道这人是张良栋路上收的弟子,也不在意他的冒犯。他上下看了相鸿云一眼后,神色一正,便道:“若是怕他的报復,便要忍气吞声,视楚王夫人之死而不顾、视天子险情而不顾吗?那么做与懦夫何异。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,面对此等不忠不义之人,自然要替天下人站出来与他一战。否则我们又有何能力可以护好幽州百姓,护好天下不受李立之扰呢?”

这番话他说得铿锵有力,让张良栋含着热泪又叫了三声好,握着元里的手就道:“乐君,我果然没有看错你啊,我北周若都是你这般的忠臣,又哪里会让李立这么张狂!”

相鸿云看到了元里身上的锐气,那是他的上一任主公秦沛所没有的东西。果然,能年纪轻轻便治理好一州的元乐君,和传闻一般名不虚传啊。

相鸿云客气地道:“刺史大人所言极是。”

他弯腰行礼,遮住眼中精光。

天下、天下……

元里口中大义句句不离天下,这究竟是随口一说还是另有深意?这样句句不离天下的人,那他所图谋的,究竟是什么样的天下。

张良栋许久没跟元里见面,两个人说了许多。说着说着,就说到了詹启波的身上。

一说詹启波,就会说到逃跑了的詹少宁。张良栋面上复杂,叹了口气,“少宁那时逃离了洛阳,也不知道往哪儿去了。我心中甚忧,可那时也没有能力帮他。如今天下纷乱再起,先帝早已忘了詹启波这一家,我隻望他平安活下去吧。”

因为詹少宁身份特殊,元里没在信中写明他收留了詹少宁一事,担忧送信到洛阳后会被他人截收,因此,张良栋到如今还不知道詹少宁就在幽州。

元里闻言,叫来人耳语几句。

张良栋以为他是有事吩咐,没想到片刻之后,却听有人在身后道:“乐君?我来了!”

这声音!

张良栋双眼猛地一瞪,他不敢置信地起身回头看去,就见詹少宁同样震惊地看着他。

“张大人……”詹少宁喃喃。

张良栋没想到可以在这里见到詹少宁,惊愕过后,他双眼已然湿润,颤抖地朝着詹少宁招招手,“少宁,快来,快来让我看看你。”

詹少宁茫然地看了元里一眼,元里笑着朝他点头后,詹少宁才有些迟疑地走到了张良栋的面前。

张良栋仔仔细细端详着他的面孔,詹少宁比一年前成熟了许多许多,一年半的时间,不管是詹少宁还是元里,都已不是无忧无虑的少年了。

张良栋仿佛从詹少宁的面孔上看到了好友詹启波的样子,他心中悲痛难忍,哽咽着道:“好,好孩子。没想到你也来了幽州,伯父看到你如今平安,也终于能放下心了。”

詹少宁眼中微湿,又很快收敛,情绪还算端得住,“还要多谢乐君收留,这才能好好地在此与您见面。”

“好,你们都是好孩子,”张良栋转身又牵起元里,又哭又笑道,“今晚你们都不许走!都留在这儿和我用个晚膳,陪我好好说说话!”

詹少宁点头同意了,元里反而迟疑了一会。

他想到了楚贺潮,但在张良栋期盼的眼神下还是点头应下。只是趁之后詹少宁和张良栋说笑的时候,派人去告诉了楚贺潮一声。

元里也没掺和进这两人的叙旧,而是和一旁的相鸿云闲聊了起来。

不聊不知道,一聊吓一跳。元里和相鸿云的许多观念和想法竟都有些相同,聊起来颇有相见恨晚之感。

元里心中很是惊奇。

他的灵魂来自后世,想法新奇也是应该的。但相鸿云却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古代人,他的一些想法对当代的人来说太过超前、难以理解,例如市场、贸易、水利等,从农业到手工业、商业,他有完整的一套规划。

这套规划就像是商鞅的变法一般,思想超前,甚至有些激进。不过元里却从他的想法之中看出了诸多闪光点,虽有些稚嫩和缺点,但确实不失为好的方法。

可以这么说,如果相鸿云的这套变法用在积贫积弱的北周身上,至少能让北周再勉强坚持二十年。

元里对他的想法大肆讚赏,夸讚相鸿云乃是“治世能臣”,相鸿云自谦地连称不敢。

平时,相鸿云的想法无人能够理解,也习惯压在心中不与外人说了。此刻突然冒出来了一个元里来,他本不欲多说话,但在元里的引导和夸奖下,相鸿云不知不觉越说越多,说到最后,已经将自己所想的东西全部说完了。

直到这时,他才猛地反应过来,顿时闭紧了嘴巴不肯再多言一句。

张良栋看到这一幕后,不禁哈哈大笑,对元里道:“我这个弟子平时一向话少,今日对你说的话,可比一路对我说的话加起来都要多。”

元里失笑,“先生这是吃味了?”

张良栋笑骂:“我吃个什么味!元乐君,我可告诉你,我这个弟子心仪的是翼州吴善世,是想要做吴善世的幕僚呢!”

相鸿云笑而不语,想看元里是何表现。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